并让我们了解到铝质代替铜质为厂家为社会带来的降低成本的支出目的。本文第四章又以下水室为例,对下水室进行了图形建模,以便我们对下水室的外形构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f第二章
21散热器介绍
散热器的概述
散热器的实物如图11所示(图2为结构图)。其主要组成部分为上水室(如图12)、下水室、加水口盖、侧板(如图13)、支架和散热器芯(如图14)。在上、下水室上分别焊有进、出水管(水管如图15)以便于与进、出水软管联接在上水室上还焊有加水口管用于向散热器中注入冷却水平时管口用加水口盖盖住在下水室上通都装有放水阀门。侧板加强了散热器的强度又将用于与外部连接的支架与其它构件连为一体。散热器芯是散热器的核心部件是散热器的主要散热元件。散热器芯的构造型式有多种但管带式散热器芯以其散热能力强、制造工艺简单、质量小、成本低等优点而得以广泛地应用。管带式散热器芯是由波纹状的散带与冷却管相间排列着冷却管的两端分别插入上、下水室主片的扁孔中外侧的散热带被两片附侧板所夹持经钎焊而成。
图11汽车散热器实物图
ff图12汽车上水室实物图
f图13汽车侧板实物图
f图14散热器芯体实物图
图15散热器制管实物图传统的内燃机冷却系统的构造是安装在内燃机传动轴上的风扇起强制冷却作用,没有风扇的强制冷却单凭散热器自身的散热是远远达不到内燃机散热要求的,而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快与慢来直接决定散热器的冷却效果,通常在水泵和内燃机水道上安装节温器来保证内燃机在70°C上下内燃机水流的控制,保证内燃机正常工作。而根据内燃机生产厂家的设备和制造工艺的不同,内燃机的功率损耗也不同,随着市场的发展和需要生产出各种型号不同的机械,所以运用于最早的散热器设计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发生变化。它不在按照内燃机功率的大小来决定散热器散热面积的大小,而是根据各种车型和工况来适当加大散热器的散热面积,这是目前内燃机冷却系统生产市场上都默认的计算方法。所以市场上就出现了散热器的管带式、管片式、管片开窗式等不同规格型号的散热器,以达到内燃机的冷却效果,也就是内燃机最良好的功率实现。而正常启动工作的内燃机在工况不好的情况下,如果水温偏高,一般都停止工作或加大内燃机的转速和检查通风情况来保证内燃机在8095°C时达到的正常功率和使用效果。在正常工作的发电机组、工程机械、矿用车、拖拉机等这些机械运作时,操作工一般不会老去检查水温和水多少的问题,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