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的活动性增强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来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的方式,也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但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在一些观摩活动中发现,某些课仍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自问自答,学生是观众。还有某些课课上热热闹闹,学生看上去进行了充分的的活动,课后却了无痕迹,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这些都导致学生的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本文结合实践,从怎样设计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12论文研究的价值
121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在每部分具体的内容目标中有相应的活动建议和实施建议,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灵活地设计教学活动。122学生活动设计的需要
1
f毕业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活动是人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活动中孕育着学生发展的所有倾向,活动对于成长中的儿童和学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此,学生的教育总与学生的活动并行,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学生的活动中展开,学生的活动经历成了教育的起点,活动的经验自然成了教育的背景。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必须以教学活动为基本形式,教育程序安排和组织实施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把教学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12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课堂教学需要变革,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其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过程,是其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和理解,能动地认识和生成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的过程。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13论文研究的方法
文献法:充分利用图书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