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均应分别填写。
2增值税部分第1列将业务1中的餐饮服务、停车场收入对应不含税销售额填入。第2列将业务1、2对应的销项(应纳)税额填入,按公式计算。第3列将业务1、2对应价税合计数填入,按公式计算。第4列无差额扣除项目,不需填写本列。第5列将业务1、2对应扣除后销售额填入,按公式计算。第6列将业务1、2对应扣除后销项(应纳)税额填入。,按公式计算第7列分别按填表说明公式计算填入。具体为:业务1中,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则第7列=第6列对应各行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一般项目”和“即征即退项目”“本月数”之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主表第19
f栏“应纳税额”“一般项目”和“即征即退项目”“本月数”之和。该栏次600000÷685000×26118022335766元。
业务2中,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则第7列=第6列对应各行次5000元。
3营业税部分第8列,6月申报5月税款时,期初余额均为0。以后该列本月数等于上月该表第12列“期末余额”数第9列,填写业务2、3本期扣除发生额。该列为按营业税制度可差额扣除项目,与增值税制度下的差额扣除项目有所差异,如营业税无差额扣除政策则不填写扣除额。第10列,填写业务2、3按原营业税规定,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本期应扣除的金额。本列各行次=第8列对应各行次第9列对应各行次。第11列填写按原营业税规定,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的金额。1当第10列各行次≤第3列对应行次时本列各行次=第10列对应各行次。2当第10列各行次第3列对应行次时本列各行次=第3列对应各行次。第12列填写按原营业税规定,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差额扣除项目本期期末结存的金额。本列各行次=第10列对应各行次第11列对应各行次。第13列“应税营业额”:反映纳税人按原营业税规定,对应项目的应税营业额。
f本列各行次=第3列对应各行次第11列对应各行次。第14列“营业税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按原营业税规定,计算出的对应项目的营业税应纳税额。本列各行次=第13列对应各行次×对应行次营业税税率。行次逻辑关系“合计”行:本行各栏为对应栏次的合计数。本行第3列“价税合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第11列“价税合计”第2+4+5+9b+12+13a+13b行。本行第4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增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