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决定的,它是每一个溶质的特征值,它仅与两个变量有关:固定相和温度。与两相体积、柱管的特性以及所使用的仪器无关。2分配比k
分配比又称容量因子,它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平衡时,分配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质量比。即
k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组分在流动相中的质量msmm
k值越大,说明组分在固定相中的量越多,相当于柱的容量大,因此又称分配容量或容量因子。它是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重要参数。k值也决定于组分及固定相热力学性质。它不仅
7
f随柱温、柱压变化而变化,而且还与流动相及固定相的体积有关。
kmsmmCsVSCmVm
式中cscm分别为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浓度;Vm为柱中流动
相的体积,近似等于死体积。Vs为柱中固定相的体积,在各种不同
的类型的色谱中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在分配色谱中,Vs表示固定液的体积;在尺寸排阻色谱中,
则表示固定相的孔体积。
分配比k值可直接从色谱图中测得(推导过程
教
材P296297)。
ktrt0t0trt0VrV04分配系数K与分配比k的关系
Kk
其中β称为相比率,它是反映各种色谱柱柱型特点的又一个参
数。例如,对填充柱,其β值一般为635;对毛细管柱,其β值为
60600。
4分配系数K及分配比k与选择因子α的关系
对A、B两组分的选择因子,用下式表示:
αtrBtrAk(A)k(B)K(A)
K(B)
通过选择因子α把实验测量值k与热力学性质的分配系数K直
接联系起来,α对固定相的选择具有实际意义。如果两组分的K或k
值相等,则α1,两个组分的色谱峰必将重合,说明分不开。两组
分的K或k值相差越大,则分离得越好。因此两组分具有不同的分配
系数是色谱分离的先决条件。
8
f图中KAKB,因此,A组分在移动过程中滞后。随着两组分在色谱柱中移动距离的增加,两峰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同时,每一组分的浓度轮廓(即区域宽度)也慢慢变宽。显然,区域扩宽对分离是不利的,但又是不可避免的。若要使A、B组分完全分离,必须满足以下三点:
第一,两组分的分配系数必须有差异;第二,区域扩宽的速率应小于区域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