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以损坏公众利益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不能以牺牲自身利益的方式来谋求公众的好感。并且公共关系活动本身也要进行一定的投入,因此公共关系活动需要讲求经济效益。公共关系活动经济效益的具体评价方法主要有:经营成果直接统计法和投资报酬率分析法。2.公共关系活动的社会效益公共关系活动的效果可以用数量指标来衡量和评价,但是,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职能,它旨在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帮助组织树立良好形象,因此,它的效果是不能完全用数量指标来表
13
f现的。置身于现代社会的组织如果没有良好的整体形象及和谐的环境关系是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的。因此,公共关系活动必须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确立组织的良好形象,构建与公众之间和谐的信息沟通关系。公共关系活动的社会效益指组织作为社会组成部分,为公众谋利益而承担社会责任,并由此促进组织良好形象的树立所取得的公共关系活动效果。公共关系活动社会效益的评估方法一般采用目标达成法。即考察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的实施能否达到目标所指定的状态,是否有助于组织良好的整体形象的树立。总之,公共关系活动效益是一个综合概念,评估其效益必须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对公共关系活动效益作出较全面、正确的评价。三、公共关系活动效果评价标准1.传播媒体的传播情况1媒体报道的数量。大众传播媒介报道的次数越多,报道篇幅越大,报道频率越高,引起公众注意和兴趣的可能性就越大。2媒体报道的质量。大众传播媒体的新闻写作水准、印刷、制作质量及传播方式的选择都会影响传播的质量,进而影响传播的效果。3报道媒体的影响力。一般而言,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声誉
14
f好,权威性强的媒体,由于其影响力大,因而传播效果好。但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在注重媒体的发行量、覆盖面、声誉和权威性的同时还要考虑目标公众的媒体接受习惯。4新闻资料的使用方法。同一新闻资料,报道方向、报道篇幅、版面及新闻传播时间的安排不同,都会影响媒体报道的效果,从而影响公共关系的活动效果。5报道的时机。新闻媒介是否对组织信息及时进行了报道,报道的时机是否合理,是否能与组织外部环境的机遇相配合,这些都会影响公共关系的活动效果。2.组织内部资料组织经过公共关系活动后,组织经营管理各方面均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组织管理人员通过内部管理的变化来评价公共关系活动的效果,销售人员通过销售业绩的变化来评判公共关系活动的效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