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财政状况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行非常重要。如果财政存在大量赤字,最终这些赤字将不得不货币化,货币政策最终会服从财政政策的要求,这将极大地影响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的能力,同时货币政策的可信度也会遭到严重的损害。一般评价一国的财政状况主要看两个指标:财政赤字的规模和国债的规模。2011年,中国财政赤字为人民币5190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从国债规模来看,2011年的国债余额为7204451亿元,均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2汇率机制。通货膨胀目标制必须实行市场供需为基础的自有浮动汇率制,因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为了保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很多时候必须放弃原本的货币政策目标。我国于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汇率一次性升值2。但是这次改革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方式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比较高,容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当面经济下滑的压力时,出于稳定经济增长的目的人民币可能会被人为地贬值。同时,当外汇储备增加时,实际货币供应量增加,将会导致通货膨胀目标的偏离。在我国还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时,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将面临汇率带来的风险。
3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一个良好的金融体系是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必要前提,合理的金融结构应该与经济结构保持协调发展关系。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银行业改革,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2009年1月16日,农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全部完成。2010年7月,农行完成在A股和H股的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募集资金221亿美元,实现了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上市。截至2011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71,390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满足了IMF关于金融体系的银行资本充足率(超过10)的最佳标准。与此同时,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债券交易量大幅度上升,市场参与主体趋于多元化。金融体系的健全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保证了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结语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在目前实行这种货币政策的国家中,通货膨胀目标制都取得了成功。但是,这种货币政策的效率实现需要一系列前提条件的满足,而制度的改进和金融体系的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结合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实践经验,对照我国的具体经济实际情况,随着制度上的不断完善和金融体系的发展,可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