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经常受到经济增长目标和充分就业目标的约束,实际上是多重标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单一目标和多重目标对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行并没有限制的,如美联储和瑞士央行都不是单一目标。李胜兰、贾茜(2008)利用WM指数和LVAU指数的框架测得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指数由1978年的125增加到2006年的1372,说明中国人民银行处于不断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过程中,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也得到不断的提高。
2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政策透明度强调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以降低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同时增强货币当局对政府和公众的责任。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开始定期公布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企业贷款、储蓄存款、金融机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和外汇储备情况等数据;2001年,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开始在每一季度末通过网站按季度向公众发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大量货币政策信息。200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对外公布货币政策司撰写的稳健货币政策的分析报告,报告说明了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原因、货币政策的内容、实施效果,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和所要采取的措施等问题进行分析。但是,为了维持央行的可信度并提高其自身的责任感,央行还需要向公众传递更多的信息。具体包括:货币政策背后的原理、通货膨胀指标的选择和分析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展望。同时,需要对已经偏离目标的原因作出解释。显然,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同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要求相比还需要提高。
3货币政策操作技术。在操作层面的技术要求相对精确的通货膨胀预期,中央银行必须对GDP增长率、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投资、消费、金融市场等一系列变量进行监控,获得足够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整并在短期和中期内不断修正。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数据的取得能力已经大为提高,但宏观经济数据的精确性和时效性仍达不到要求,其统计数据同发达国家相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尤其是缺乏反映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变化方面的数据。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间,价格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在如此庞大复杂的经济体中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准确地预测出通货膨胀率,找出经济运行规律并模拟未来经济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的走势,是非常困难的。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还没有用系统性预测程序对通货膨胀等进行预测,在建立经济模型方面仍稍有不足。
(二)经济条件和金融体系
1良好的财政状况。良好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