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其走向荒漠化。答案: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耕地和牧草地。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水土保持。课时跟踪检测限时40分钟满分60分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2014南京模拟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1~2题。降雨量mm3314降雨强度弱很强L11129混交林地径流量泥沙量kg0105坡耕地径流量L155327泥沙量kg413394荒草地径流量L15371泥沙量kg4708油松幼林地径流量L154212泥沙量kg1825
f19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①④C.②③解析:1DB.①③D.②④2B第1题,参考表中三项降水强度,可以判断出在相同降雨强度下,泥
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第2题,由于在相同降雨强度下,混交林地的泥沙量小于油松幼林地,因此①③正确;坡耕地泥沙量最大,开垦坡地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恶化;油松幼林地保持水土的作用比荒草地小。2014衡水中学一模科尔沁草原,曾经水草丰美,但前些年却变成荒漠化严重的沙地。从1997年开始,科尔沁人因地制宜,防沙用沙,目前已初步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开始走向“沙绿民富”的道路。读科尔沁沙地位示意图,完成3~4题。
3.科尔沁沙地曾经“沙进人退”、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农垦④不合理灌溉导致的盐碱化A.①②C.③④B.②③D.①④
4.科尔沁沙地“沙绿民富”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A.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加B.沙地边缘构建乔、灌、草防护林带C.配套排灌设施,合理引用水资源D.推广沙地植被恢复配套技术
f解析:3B4A第3题,科尔沁沙地位于农牧过渡地带,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垦和过度放牧。第4题,全球变暖,短时间内冰雪融水会增加,但蒸发愈加旺盛,会愈加干旱,加重荒漠化,故全球变暖不会使“沙绿民富”。读图,回答5~7题。
5.图示堤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