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的主要作用是A.拦沙蓄水C.防洪抗旱
B.发电灌溉D.调节气候
6.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农田B.乙封坡育林育草,涵蓄径流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7当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后,能正确表示该地区大雨后河流流量变化的是
解析:5A6D7C第5题,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结合图中堤坝的位及所处的地区可知,其主要作用是拦沙蓄水。第6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甲处为黄土塬,可平整土地,建设农田;乙和丙都是坡地,但乙处较陡,应种植林草,丙处坡缓,可修水平梯田;丁位于沟底,应以打坝淤地为主,拦沙蓄水。第7题,随着植被覆盖率提高,大雨后河流流量变率降低。2014海南高考节选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8~9题。
f8.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C丙B乙D丁
★9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C丙地区荒漠化解析:8DB乙地区沙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9C第8题,丁地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容易积水,本区气候干旱季节
性河流,夏季蒸发旺盛,最容易出现盐渍化现象。第9题,本区的河流为内流河,河流径流量小,在中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必然导致下游水量减少,植被减少,从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现象。甲地位于上游,乙地的引水灌溉对其没有影响,故A错;乙地可能出现盐碱化现象,故B错;丙、丁两地位于下游地段,水量减少,植被减少退化,产生荒漠化,故C正确,D错误。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塬是我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读图回答10~11题。
10.为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甲处打坝淤地C.丙处修建水库B.乙处整修梯田D.丁处平整土地
11.下图为该地区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图,图中自然因素中的动力是
A.冬季所刮的西北风
fB.降水多而集中C.人类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D.夏季的暴雨解析:10AB11BD第10题,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甲处为沟谷,应打坝淤地;乙处为缓坡,可以整修梯田;丙处为塬面,应平整土地;丁处为陡坡,应植树种草,营造护坡林。第11题,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冲刷力强,是水土流失问题产生的自然动力。2014苏锡常镇徐连六市二模下图为我国东北呼伦贝尔高原1月份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