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山区洁净空气进入北京市区的重要通道。在新闻媒体大量报道中,形象地把森林公园比喻为首都“绿肺”。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运中心区重要的景观背景,其规划设计既要保证奥运赛事活动的需求,又要符合建设一个多功能生态区域的长期目标的需要。
集绿色、科技、人文概念于一身的奥林匹克公园,不但是胡洁的心血之作,亦融合了上百位园林景观、建筑、规划、设计、植物、生态、环境学等多领域的专家泰斗的智慧。胡洁说,光是专家研讨会就开了24次,有会议纪要的汇报会召开了400多次。“庞大的专家团队是史无前例的。”
坚持就是胜利2007年3月23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方案获得了在意大利托萨罗伦佐举办的国际风景园林奖一等奖。这是中国风景园林领域的园林作品首次获此殊荣。“这是我个人的一个顶峰,对中国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项目。”胡洁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未来10年不可能出现一个比它更重要的。”然而,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主设计师,胡洁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波三折,有时候甚至是走投无路。但在他的顽强坚持下,最终柳暗花明,迎来了巨大成功。2002年,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的第一轮招标中,美国Sasaki景观设计公司精心选择5位不同背景的专家组成竞标团队,其中有两位是中国人,除了胡洁,另一位是做建筑的赵坚。在几次研究讨论中,如何体现中国文化都是一个焦点。当时在台湾出版的《中华5000年文明史》对胡洁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投标第一轮,胡洁提出“中华5000年文明大道”的概念。在地图上测量,从熊猫环岛到森林公园选址正好是5000米。于是Sasaki方案提出,做成一个中国千年文明的纪念广场,从原始社会、夏商周、唐宋、元明清,一直到当代。Sasaki在96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然而,正当胡洁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Sasaki公司却打起了退堂鼓。“Sasaki的环境、条件以及经营理念,都决定了它不可能从头到尾继续这个项目。”胡洁对记者说。首先Sasaki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一直不想设立中国分部,往返中美的费用高昂,并不符合以
f经济操作模式为主导的公司行为。此外,按照合约,设计单位在前期只能拿到很低的费用,大约一年半时间里,设计单位
需要一直跟着项目走,但几乎没有钱,客户说什么就得改什么,一直改到大家都满意为止。然后,才开始谈下一轮深化设计的费用,讨论具体的合同,一直到施工图设计才能保证设计单位的设计费用。
这无疑是一段十分痛苦而漫长的煎熬过程,注重经济利益的国外设计单位很难坚持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