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在如此大的尺度上把握园林的设计,在世界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随后我去了美国,攻读另一个硕士学位,学习西方的园林设计。
毕业后,我在Sasaki工作了8年。这些经历,都对我的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胡洁:我认为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式风景园林的发展将会成为“火车头”。我们有优秀的传统园林,那是我们灵感的不竭来源。当然,简单的复制是不可取的。在设计中,我希望看到明显的时代特征,却又流淌着中国传统的血液。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探索和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个很好的现象。当然,文化是运动的、发展的,我们也可以吸收一些国外的优秀文化,来补充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设计更加绚烂多彩。在北京城中轴线的北端,一座占地面积达680公顷、大气磅礴的自然山水公园已悄然建成,为了解公园规划方案背后的故事,记者专访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主设计师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胡洁。独具民族特色方案脱颖而出2002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面向全球招标时,当时就职于美国著名Sasaki设计公司的胡洁是公司的北京业务代表,知道消息后,他强力推荐公司组织了一个阵容强大的设计团队参与竞标。“由于这是中国第一次办奥运,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和北京特色是总体规划能否成功的关键。”胡洁说,当时在设计方案时有三个挑战:其一,奥林匹克公园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北京的中轴线;其二,这个方案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其三,如何在奥林匹克公园中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三大理念。带着这三个挑战,胡洁和同事费尽了心思,通过研究北京的中轴线及中轴线上的建筑,他们认为在中轴线上都是故宫、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代表政治、历史的建筑;而体育建筑则是公众休闲娱乐的文化类建筑,非主题性、政治性建筑,所以主体场馆不应该压在中轴线上,而应该由一片中国式的自然山水园来结束北京的中轴线。在提交的方案中,公园南区的“主山主湖”是森林公园的标志性工程。山体的主峰在中轴线上,以它的山顶来结束北京的中轴线,建筑分别摆在中轴线的两侧。主湖区“奥运湖”和景观河道构成了“龙”形水系,从南至北把公园联为一个整体。另外设计方案中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大道”同样深深打动了评委从公园入口处到主山山顶正好5000米,代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每一个千米处都有一个广场作为整千年纪念。如胡洁和同事所料,自然山水园,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