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两种气体的重要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知道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2、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知道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增强环保意识。3、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4、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和完成一些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技能。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2、二氧化碳的重要化学性质。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4、温室效应的形成、危害性及其防治措施。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2、辨证观点的培养。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观察、对比分析、总结、联系实际。
f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CAI多媒体课件、紫色石蕊浸泡过的干燥小纸花、澄清石灰
水、新鲜鸡血、抗凝血剂、CuO、干冰、导管、试管、烧杯、铁架台、玻璃管、阶梯蜡烛、酒精灯、单双孔塞、火柴等。
2.实验准备: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气管、橡胶导管、药匙、酒精灯、小木条、火柴、集气瓶、玻璃片、小烧杯、镊子、白铁皮阶梯架、软塑料瓶、浸过石蕊试液的小花(每小组4朵)、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课(幻灯片)1.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爪哇的毒谷,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也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2.谜语:它可以翻手为云,复手为雨,是“植物的粮食”、“灭火的先锋”、墙壁的“粉刷匠”、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它是一种什么物质?教师讲述1.是二氧化碳所致;2.二氧化碳。引言认识一种物质主要是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等方面着手,以便我们更好地使用它。那么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呢?本节课我们先来一起探究一下。授新课一、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活动制取并收集三个集气瓶和一个软塑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