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
O2与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观察、分析、总结、联系实际。
教具准备
充有二氧化碳的贮气瓶、导管、烧杯、试管、铁架台、玻璃管、酒精灯、单双孔塞;澄清石灰水、
水、石蕊试纸、木条、蜡烛、石蕊溶液、花、稀醋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说说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活动与探究
1.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台阶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
CO2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注意:集气瓶上的玻璃片不要拿掉,只需露出瓶口的1/3,观察
现象并分析。
现象
分析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现象
f分析
根据上述观察分析填写下表: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空气比较)溶解性
是否支持燃烧
是否燃烧
CO2
讨论交流1.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下面蜡烛先熄灭,上面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同时密度比空气密度大。2.向软塑料瓶中加入水,盖紧瓶塞后,发现塑料瓶向内凹陷。这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3.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介绍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设问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活动探究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一朵小花和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观察现象。
Ⅰ
Ⅱ
Ⅲ
Ⅳ
现象
分析
学生活动交流第一朵小花遇醋酸变成红色;第二朵小花遇水不变色;第三朵小花遇二氧化碳也不变色;第四朵小花同时接触水和二氧化碳后,由紫色变成红色。这说明水和二氧化碳接触后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类似醋酸的物质。
f将第一朵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