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AcN:单根锚栓或群锚受拉时,混凝土实际锥体破坏投影面面积;sN:边距c对受拉承载力的影响系数;reN:表层混凝土因密集配筋的剥离作用对受拉承载力的影响系数;ecN:荷载偏心eN对受拉承载力的影响系数。
另外,根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19条规定:群栓有三个及以上边缘且锚栓的最大边距cmax不大于ccrN见下图,计算混凝土锥体受拉破坏的受拉承
f载力设计值
N
Rd
c
时,应取
hef
代替hef
、scrN代替scrN、ccrN
代替ccrN
用于计算
N0Rkc

A0cN

AcN、sN及ecN。
hef
maxcmaxccrN
hef
,smaxscrN
hef
scrN
hefhef
scrN
ccrN
05scrN
1、
A0cN
计算过程: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第614条
计算公式:
A0cN

s2crN
式中,
s2crN
:混凝土锥体破坏且无间距效应和边缘效应情况下,每根锚栓达到受拉承载
力标准值的临界间距,应取为3hef。
2、AcN计算过程: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15条1、单根锚栓,靠近构件边缘布置,且c1不大于ccrN时下左图:
计算公式:AcNc105scrNscrN
f2、双栓,垂直于构件边缘布置,且c1不大于ccrN,s1不大于scrN时上右图:计算公式:AcNc1s105scrNscrN
3、双栓,平行于构件边缘布置,且c2不大于ccrN,s1不大于scrN时下左图:计算公式:AcNc205scrNs1scrN
4、四栓,位于构件角部,且c1不大于ccrN,c2不大于ccrN,s1不大于scrN,s2不大于scrN时(下右图)
计算公式:AcNc1s105scrNc2s205scrN式中,c1:方向1的边距;
c2:方向2的边距;s1:方向1的间距;s2:方向2的间距;ccrN:混凝土椎体破坏且无间距效应及边缘效应情况下,每根锚栓达到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临界边距,应取为15hef。3、sN计算过程: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16条
f计算公式:sN

07
03cccrN
式中,c:边距,有多个边距时应取最小值。
4、reN计算过程: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17条
计算公式:reN

05
hef200
另外,当reN的计算值大于10时,应取10;当锚固区钢筋间距s不小于150mm时,
或钢筋直径d不大于10mm且s不小于100mm时,reN应取10。
5、ecN计算过程: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第618条
ecN

1
12eN
scrN
式中,eN:受拉锚栓合力点相对于群锚受拉锚栓重心的偏心距。另外,当ecN的计算值大于10时,应取10;当为双向偏心时,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