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为正整数
这就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让学生用文字语言表述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3.说明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是初中数学中第一个关于幂的运算法则,应充分展示教学过程。
三、举例及应用。
1.例1、计算:
(1)103×104(2)aa3(3)aa3a5
2、练习:做课本第19页练习的第2题。
(补充)计算:①amam3②p2p4
③x3x5
④xymxy2mxy3m
3、提问:通过以上练习,你对同底数是如何理解的?在应用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中,应注意什么?
四、拓展延伸。
由ama
=am+
,可得am+
=ama
(m、
为正整数。)例2、已知am=3,a
=8,则am+
=例3、已知xax3a2xx35,求a的值。
五、巩固练习:P19练习1,P23习题1
六、课堂小结。
1.在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题时,必须知道运算依据。
2.“同底数”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3.不是同底数时,首先要化成同底数。
七、布置作业:练习册P14,19
教学反思:
第2课时幂的乘方
教学内容教科书P19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幂的乘方的法则,并能够用式子表示;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让学生明确幂的乘方法则是根据乘方的意义和同底数幂法则推导出来的,并能
f利用乘方的法则熟悉地进行幂的乘方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双向应用幂的乘方运算公式中,培养学生符号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分析重点: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难点:对法则推导过程的理解及逆用法则。关键:利用教材内容安排的特点,把幂的乘方的学习与同底数幂的乘法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过程一、复习活动。1.如果个正方体的棱长为16厘米,即42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2.计算:1a4a4a4;2x3x3x3x3。3.你会计算a43与x35吗由第1题得出幂的乘方的课题,第2题是复习同底数幂的乘法,第3题既是复习又是引入。对于第3题应
着重让学生讨论。二、新授。1.x3表示什么意义2.如果把x换成a4,那么a43表示什么意义3.怎样把a2a2a2a2=a2+2+2+2写成比较简单的形式4.由此你会计算a45吗5.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填空。1232=23×23=2;2323=××=3;3a35=a3××××=a。6.用同样的方法计算:a34;a119;b3
为正整数。这几道题学生都不难做出,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关键是如何得出3+3+3+3=12,教师应多举几例。
教师应指出这样处理既麻烦,又容易出错。此时应让学生思考,有没有简捷的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