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要有气势。“危”与“高”极言其高,应重读,但不可平均用力,重读“高”;三个感叹词,读时应拖长声音,读出惊异、畏惧状;“难于上青天”读的声音应更高,更果断有力。齐读这两句。“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应如何读?“地崩山摧”应重读,想象“崩、摧”的画面,语速快一些,且有气势。齐读这一句。2、诗的第二部分直接极写山势高危,感叹蜀道之高险(板书)。先自由朗读,交流这一部分的大意。在诵读与鉴赏中,一起探讨应该怎样鉴赏诗句,怎样来写蜀道之险的?选择这一部分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诗句加以赏析。师示范,引领学生赏析一句。
2
f例“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明确:①弄清意思,想象画面:山高的连善飞的黄鹤也不得飞度,敏捷的猿猱也愁于攀援。能千里翱翔的黄鹤在高危险峻的蜀道前盘旋,鸣叫中透着失望、无奈;轻疾敏捷的猿猱徘徊、无助的一幅画面。②品味揣摩重点词语:“尚”,有“还”意,善飞的黄鹤还飞不过去,更何况人呢?“愁”,面对高峻难以逾越的蜀道,那种急躁、无可奈何之状可以想见。让人感到行路之人无尽的惆怅、忧愁。③赏析艺术表现手法:借助“黄鹤”“猿猱”衬托蜀道山势之高,以虚衬实,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补充:夸张、对比、反衬、情景交融等)(课件)因此,赏析诗歌的方法可以初步概括为:①弄清意思,想象画面;②品味揣摩重点词语;③赏析艺术表现手法(课件)在赏析的基础上如何读呢?明确:读的要有忧愁、惆怅的意味,“尚”字要重读,“愁”字要读的语速慢些,语调低些,读出悠长的意味。齐读这一句。下面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加以赏析,写在作业本上。(学生思考写下,讨论交流)明确: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突兀而立的高山接天,挡住了太阳神的前行之路;山下则是波涛汹涌,曲折回旋的河川。“回日”,蜀道太高无法越过,只好载日而归。“逆折之回川”,衬托山势的高危。借助神话传说,描写蜀道的高峻,上下对举,可以想见那幅惊心动魄的画面。②“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青泥岭曲折盘旋环绕山峦。“盘盘”“萦”让人想到曲曲折折,盘旋环绕陡峭山峦的情景,行人步履艰难攀爬的画面,那种无奈、艰难之状似无尽的曲折山路。读时语速要放慢,尤其是“盘盘”“萦”。③“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蜀道高入云天,行人似乎可以触摸经过天上的星宿,仰望星空,紧张得屏住呼吸,抚胸长叹。“仰胁息”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