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独立的地位,分支机构的行长由总行任免,日常工作由总行统一领导,完整地执行总行的方针政策。分支机构在总行授权的范围内,维护所在辖区的金融市场的稳定,并负责当地金融业的统计和调查工作。第三节中国人民银行业务
f1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比较重要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是通过对货币供应量流通量的调节来实现的,这就需要特定的工具即货币政策工具,它是实现货币政策的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贴现、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以及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国债和外汇等。①存款准备金制度:指商业银行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比例,将其吸收的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款额,缴存中央银行指定的帐户。缴存中央银行指定帐户的款额,称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与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总额的比例,称为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调节市场货币流通量,从而达到紧缩或放松货币供应量的目的。②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指中央银行贷款给商业银行的利率。当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提高时,商业银行对客户的商业贷款利率也会相应提高,商业银行贷出的款项就会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量就会减少;反之,基准利率下调时,商业贷款利率相应下降,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也会随之增加。(即: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是随着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高低而变化的。)2007年1月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简称Shibor)开始运行。这是以位于上海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技术平台计算、发布并命名的一种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首先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一个报价团,自主报出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然后在这些报价的基础上计算出一个算数平均利率。它体现了市场主体对利率水平的认识和预期。③贴现,指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以票据为质押,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活动。当商业银行自身需要资金周转,而贴现取得的票据尚未到期时,它可以持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取得贷款,这种贴现称为再贴现。再贴现率:中央银行根据一定比率从
票据全款中扣取自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利息,这一比率即为再贴现率。当中央银行调低再贴现率时,会刺激商业银行通过贴现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扩大信贷规模,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就会增加。反之,当央行提高再贴现率,就会抑制商业银行再贴现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市场货币流通量就会相应缩减。④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