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由题意知C=wL+rK=2L
MPKPK
1
2
L3
K
-23
3
21
+K=3000K=L=1000,代入生产函数Q=L3K3=LK1000。
2由(1)知Q=K=L,当Q=800时,L=K=800,C=2L+K=2400
9如图所示,分析三条等产量线,Q1、Q2、Q3与等成本线AB之间的关系等产量线Q3虽然高于等产量线Q2。但惟一的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线Q3既无交点又无切点。这表明等产量曲线Q3所代表的产量是企业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再看Q1虽然它与惟一的等成本线相交与a、b两点,但等产量曲线Q1所代表的产量是比较低的。所以只需由a点出发向右或由b点出发向左沿着既定的等成本线AB改变要素组合,就可以增加产量。因此只有在惟一的等成本线AB和等产量曲线Q2的相切点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
4
fK
A
K1
E
Q3
Q2
O
L1
Q1B
L
图42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10如图所示,等成本线AB虽然代表的成本较低,但它与既定的产量曲线Q既无交点又无切点,它无法实现等产量曲线Q所代表的产量,等成本曲线AB虽然与既定的产量曲线Q相交与a、b两点,但它代表的成本过高,通过沿着等产量曲线Q由a点向E点或由b点向E点移动,都可以获得相同的产量而使成本下降。所以只有在切点E,才是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的要素合。
K
A
A′
a
A″
K1
E
b
OL1
B′B
L
B
图43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要素组合
5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