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稀缺:人类所拥有的资源不能满足人类欲望的一种状态。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稀缺的资源来尽可能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一门学科。微观经济学:以家庭、企业(厂商)等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决策行为以及他们基本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的经济学理论,微观理论的核心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以一个国家(或经济社会)整体为分析对象,研究该国(经济体)的整体经济运行和政府如何为实现经济目标而进行调节问题的经济学理论。实证分析:指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解释和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实证分析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规范分析: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准则,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机会成本:指在做出一种选择(最佳选择)后放弃的其他选择的价格。即对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进行选择时,牺牲的其他备选项中所放弃的最大利益或代价。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资源和技术约束下,资源配置最有效时所能得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组合点的轨迹。均衡分析:指在假定各经济变量及其关系已知的情况下,考察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状态的分析方法。均衡分析又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静态分析:指抽象掉时间因素和经济均衡状态的变动过程,来分析某市场均衡状态形成的条件。
f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D
C
B
B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B
D
C
A
A
B
D
三、判断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
×
√
√
×
√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
×
×
√
√
×
×
√
√
×
四、思考题
1、答:稀缺是经济学建立的基本概念。稀缺源于人的无限需要与满足这种需要的物的相对有限供给的矛盾,所以相对于人的欲望来说资源是稀缺的。正因为这对矛盾的存在,所以为了解释或指导人们如何做出有效的选择,经济学应运而生。
稀缺不同于短缺。短缺是一种暂时存在的现象,随着物品供给能力的提高,短缺会消失。稀缺是就人类作为个体和整体对于资源满足的相对能力而言的,稀缺是相对的概念。由于人的欲望不会消失,所以稀缺现象也就不会得到彻底的解决,稀缺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恒久存在的矛盾。物资供应量的丰富,并不会彻底解决稀缺问题,相反,如果经济发展激发出了人们的想象潜能,稀缺程度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