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特点也正是波兰尼所说的个人知识的典型特征。中国传统认识论尤其在知行问题上基本主张通过直觉的方法追求知行的统一和主客体的统一。在三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人们就已经“直觉”到了水、火、金、木、土这些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元素并形成了早期的“五行”说和“八卦”说。从中国的圣哲先师孔子的“默而识之”,人们可以隐约地看到“直觉”的认识方法。管子提出的“宙合”、“天地”、“道”、“水”这些范畴尽管很朴素,但至少也清楚地向我们表明这些东西是客观存在的,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可以认识的,人们大可不必像敬天神惧鬼魅那样对待它们,而是要认识它们、利用或改造它们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老子所提倡的“天人合一”、“观”、“明”、“玄览”,即从整体直观上认识、把握“道”的直觉思维方法更是与现代思维科学的原则大有联系,老子也被认为是中国哲学史上直觉认识方法的创立者。具有独创性的中国化佛教宗派禅宗则
f把儒道释的认识论思想结合起来,其禅悟的自得性、随机性、突发性和意会性特点与波兰尼所说的“启发性冲动”(“顿悟”)、引导探索者作出发现的“启发性前兆”这样的个人知识原则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事实上,无论佛教强调的教徒的修行,还是中国传统认识论主张的直觉,或是波兰尼所推崇的个人知识,都体现了知识的个人性。也就是说,一切个人知识都是有效的,尽管它可能出错。因为个人在寻求知识的时候是怀着“普遍性意图”(寻求普遍有效的知识)进行的,每个人都以最大的责任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按照他自己认为最合理的方式行事,探寻着自己心目中确信的“真实”(“实相”、“菩提”、“佛”、“宙合”、“道”、“真理”,等等)。这样,最终的结果就可能是每个人都获得“真实”的一个方面,这些方面可能有些互相重合,而且,即使没有重合,所有这些方面也可以互相补充,结合起来就有可能组成更接近“真实”的知识。从这种意义上说,一切个人知识或一切个人寻求知识的活动都是平等的、都是应当得到尊重的。当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个人知识也有可能是错误的,但这并不应成为它不受人尊重的理由。如果人们不尊重个人知识,或把自己的“知识”强加于人,从多个方面看都是有害的。首先,他的“知识”可能是主观的或甚至是幻觉,而即使他的“知识”是正确的,这也只是“真实”的一个方面,把这样错误的或单方面的“知识”强加于人显然是毫无道理的。其次,他的“知识”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