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人物的艺术功力。三、孔尚任的生平和创作。孔尚任的生平和创作他与洪是同时代人,为孔子的六十四代孙。青年时期隐居在曲阜石门山读书,1684年康熙南巡返经曲阜,孔尚任被荐为御前讲经,受到赏识,破格提拔为国子监博士,翌年赴京就职。后曾到淮阳一带参加治黄工程,这期间,不仅了解了社会民情,还结识了一些明朝遗老,凭吊了一些明朝遗迹,为创作《桃花扇》做了思想上和材料上的准备。创作《桃花扇》之前,他与友人顾彩合作写了传奇剧本《小忽雷》,算是一次创作上的演习。《桃花扇》经
f过十年经营,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脱稿。它一问世立即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不久,孔尚任被无缘无故罢官。人们以为这和《桃花扇》的创作有关。1702年他怀着激愤的心情返回故乡,最后卒于石门山旧居。除《桃花扇》外,他还有诗文集传世。四、《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桃花扇》桃花扇《桃花扇》分上下两本44出。全剧借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描写南明弘光王朝覆灭的历史过程,充分展示了明末社会广阔的历史画面,反映当时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南明王朝必然灭亡的命运,寄托了作者的“兴亡之感”和民族之恨。具体地说,有四个主要方面:(一)深刻揭露了南明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勾心斗角和腐败堕落,从而总结了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二)歌颂了李香君、柳敬亭、苏昆生等下层人物的忠肝义胆和爱国主义思想,使之同南明统治集团中的人物形成鲜明对照,反映了作者的民主思想。(三)肯定侯方域等复社文人的政治态度与思想品格,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四)对史可法等抗清将士的歌颂表现了作者的强烈的民族意识。但《桃花扇》也有明显的思想缺陷,如对农民起义军的诬蔑,以及剧中体现的“权奸亡国”的历史观,都反映了作者的阶级偏见与历史局限。《桃花扇》在艺术上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四个方面:1、善于对历史事件进行集中提炼,构成戏剧冲突,在冲突中刻划人物性格,这是《桃花扇》艺术最突出的成就。2、《桃花扇》在刻划人物方面做到同一类人物性格不雷同,主要人物的性格不单一,使全剧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立体感。3、结构复杂,构思巧妙。全剧的整体构思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即以侯、李爱情为主线展现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画面。其次,侯、李的“离合之情”又用一柄宫扇来牵合。先是侯方域赠扇、题扇;再是李香君以血溅扇,杨龙友画扇,苏昆生寄扇;最后是张道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