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作面顶底板情况及矿压观测资料进行计
3
f算,并根据工作面支护密度的计算,确定合理的工作面柱排距、株距、工作面支护形式及端头支护形式。作业规程中必须明确规定所需各种单体柱、梁的型号、数量及备用数量。确定合理的架设方法和回撤方法。4、所有掘进工作面,迎头到永久支护之间都必须使用前探梁支护或其它临时支护形式,严禁空顶作业。前探梁或临时支护形式、规格、质量标准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5、掘进工程和巷修工程必须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二)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1、临时支护管理(1)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2)作业规程中必须对工作面控顶距做出明确规定。(3)作业规程中必须对采用的临时支护方式、数量和操作要求做出明确规定。2、锚杆支护巷道顶板管理(1)锚杆锚固长度不小于600,顶锚杆锚固力不小于70kN,螺母拧紧力矩不小于150Nm,帮锚杆锚固力不小于50kN,螺母拧紧力矩不小于120Nm。(2)锚杆间排距误差不超过设计值的±50mm,孔深度不小于杆体有效长度,且不大于杆体有效长度30mm。(3)锚杆的托板必须紧贴岩面,锚杆外露托盘的长度不超过50mm,锚杆与围岩的角度不超过设计值的±15°。(4)必须使用锚杆钻机、风动扳手、电动扳手等机械工具安装锚杆。
4
f(5)锚杆锚固力每班必须检查,生产队组要留有详细记录;锚杆螺母必须使用气扳机或力矩扳手拧紧,保证力矩符合有关要求。(6)锚杆支护巷道,掘进后,顶板有效支护距煤头最大空顶距不超过400mm,且临时支护的距离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临时支护的时间不得超过4h。3、锚索支护巷道顶板管理(1)交叉点、巷宽大于32m的巷道、开切眼,优先选用锚索支护。(2)锚索长度应根据巷道顶板岩层情况确定,使锚索锚固到稳定的岩层中,当稳定岩层与巷道顶板距离过大时,锚索长度应超过自然平衡拱2m以上,并满足锚固段长度不小于1m,自由段长度不小于3m,张拉端长度要保证张拉工艺要求的长度,一般不小于200mm。(3)锚索外露长度一般不超过300mm。(4)对锚索预紧力每班要进行抽查,不合格的要重新补打,预紧力低于设计值80时,必须重新预紧。(5)锚索张拉预紧力规定:φ1524mm不小于120kN、φ178mm不小于160kN。(6)锚索孔距误差不应超过200mm,孔深误差不应大于200mm,钻孔轴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应大于3°。(7)锚索各组件的材质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托板安设位置、方向符合设计要求,紧贴岩面。(8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