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中,其鞣质含量升高,当温度过高,槐花炭灰化严重,其鞣质含量降低,也说明了传统经验槐花炒炭“存性”有其科学依据。r
r
4 炭药存性的质疑r
传统意义上的炭药“存性”质量标准不够明确,往往会因为个人直观判断上差别以及各地各人经验或习惯的不同,造成同一种炭药炮制品在质量上的较大差异,从而导致药效的不同。因此,对于炭药的质量仅仅用“存性”来控制还不能全面说明问题,难以保证其临床药效的稳定,有必要探求某些更为合理明确的指标,以加强对炭药的质量控制。r
r
作者单位:王恩银 郑 勇 山东省济宁市传染病医院 272100r
r
参考文献r
r
1 王 琦,孙立立,郭长强,等棕榈炮制演变探讨中国中药杂志,1991,1611∶695r
2 叶定江,沈海葆棕榈不同药用部位及煅炭后止血作用的比较中药通报,1983,82∶23r
3 王 琦,粱志才棕榈炭炮制工艺研究中成药研究,1983,9∶28r
4 赵兰湘,时硕坤,胡丽萍,等槐米炭炮制原理的探讨中成药研究,1988,4∶17r
r
r
r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