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3
f解析设该小行星离太阳的最大距离为s,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2R+s32R3
T′2=T2
得:s=16R,即该小行星离太阳的最大距离是地球轨道半径的16倍.
52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发现的
题组一万有引力的发现过程1.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维过程是下列的A.理想实验理论推导实验检验B.假想理论推导实验检验C.假想理论推导规律形成D.实验事实假想理论推导答案B解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维过程是先假想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下落的
力是同一种力,同样遵从“平方反比”定律,然后通过理论推导得到理论上的结果,最后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实际结果,并将两种结果加以对比,从而得出结论,故B正确.2.“月地检验”的结果说明
A.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B.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不是同一种性质的力C.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即G=mgD.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只与月球质量有关答案A解析通过完全独立的途径得出相同的结果,证明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和月球
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3.把行星运动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以后,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写为T2=r3k,m为行星质量,则可推得mA.行星受太阳的引力为F=k2rB.行星受太阳的引力都相同4π2mC.行星受太阳的引力为F=k2rD.质量越大的行星受太阳的引力一定越大答案Cv2解析行星受到的太阳的引力提供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有F=m,又因r
4
f2πr4π2mrr3r34π2m为v=,代入上式得F=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2=k,得T2=,代入上式得F=k2TTTkr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太阳、行星的质量及太阳与行星间的距离有关.故选C题组二对万有引力的理解m1m24.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G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A.公式中的G为比例常数,无单位B.m1与m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当r趋近于0时,F趋向无穷大D.当r趋近于0时,公式不成立答案BD解析万有引力公式中的G为引力常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单位,单位是Nm2kg2,故A错误;m1与m2之间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正确;当r趋于0时,无论是球体还是其他形状的两个物体,都不能看成质点,故公式不成立,C错误,D正确.5.关于引力常量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G值的测出使万有引力定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