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掌握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这一关系解决简单的新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体验“化繁为简”、“数形结合”、“一一对应”等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究发现一条线上植树问题(两端都种)的规律,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体验“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植树节图标,进行简单的环保教育。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植树问题。二、化繁为简,探究规律课件出示题目:同学们在全长200米的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1、指名读题,找出题中值得关注的信息(全长、每隔5米、两端都
f栽、一边)。2、形成猜想(1)根据这些信息,你觉得这道题该怎样解答?(2)把学生的不同想法展示出来。3、化繁为简(1)有没有更直观的方法来验证你的想法呢?(2)先在20米长的路上种一种。师示范图示法。初步感知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3)如果间距不是5米,会不会也有这个规律?小组合作探究,间距是10米、4米、2米的情况,完成表格。4、汇报展示,发现规律,渗透“一一对应”思想,体会棵数比间隔数多1。并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问题。5、看课本第117页例1,对比梳理思路,归纳化繁为简、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植树问题的现象(岸边的栏杆、街道上的路灯、摆放的盆花、高挂的灯笼)这些现象的事物间都存在着间隔,数学上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2、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卡片后面的问题吗?四、回顾总结1、谈收获2、数学史上三大难题之一“20棵树问题”的进展
f教学反思“植树问题”原本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是一种情况较为复杂的问题,但在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原型,新课程教材把它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中。其教学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我教学了课本117页例1内容,主要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反思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