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氧化车间工艺规程
氧化是半成品转化为成品的最后工序,它的工艺控制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声誉及企业的发展,所以对工艺的控制必须按照要求且自始至终。一.上料上料不仅是氧化的第一道工序,而且是挤压车间转入氧化车间的第一产品质量关(其检验标准以内控标准为准),所以上料必须严格控制。上料时,阳极棒的脱膜,必须是钢板锉内向10°角打锉阳极杆接触点,脱膜好的好坏直接影响氧化效果,因为阳极杆的氧化膜(al2o3)它如果是标准无膜孔的氧化膜的话,它应是f级绝缘体,所以,如脱膜不好,进入氧化槽内,它第一影响是导电,氧化膜电镀产生速度和均匀程度。第二是增大电阻,使硅机增快发热速度,从而减少硅机寿命。上料时,人工操作端应有15°角之斜度,以便控水,免得工艺操之间出现带酸、碱、水过多现象。上好之料,两头必须整齐,料的接触阳极杆外余头不能超过50mm,上料之铝材的被捆面应根据料的稀密而控制铝线下斜的间接角度,以免在氧化过程中有氧化电烙痕迹,从而影响外观。二除油除油是进入工艺的第一道工序,除油是对铝材表面所存在的在挤压过程中留下的油渍、手迹以及其他脏杂物等清洗的过程。除油的好坏直接影响下一道工序的工艺标准,(如:生产过蚀现象),一般除油铝材在槽内停置35mi
,(如有在时效炉内有油渍有烧结现象者可适当加长时间,根据型材的清洁程度而定)。而除油槽的一般浓度为:H2SO4120gL
150gL,HNO31530gL之间,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加一定的清洗和成剂,以缩短时间和减少H2SO4之用量,除油槽的温度是常温,整个除油工艺来讲,本槽H2SO4消耗应在1518kgLHNO3消耗不应超过2kgL除油后的水洗,必须清洗干净,最好是经过两次水洗,因下一道是碱洗,以免有中和反应发生。三碱蚀碱蚀是对铝材表面自然氧化膜(AL2O3)取缔以及之整平的过程,碱蚀速度的快慢取决于碱槽液的浓度、温度,反映强烈取决于碱蚀剂(葡萄糖酸钠)的剂量以及铝离子(AL3)含量等因素。铝材表面质量度、手感度、平整度及氧化膜的电镀、碱蚀都起决定作用。
f根据本厂的状况以及市场的要求,碱槽的草酸配置和保持应是:(NaOH)5080gL总碱在之间,游离碱(NaOH)在2545gL之间,铝离子的含量不应超过35gL以上,,总碱含量过高,铝材损耗太高,对企业的成本影响就很大,一般取中限50gL为准,游离碱太高的话,它会对铝离子起负载充填作用,在加上铝离子太高的话,它和游离碱组织沾液性化和物,对现实所做的之轻整平氧化工艺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