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Regio
alEco
omics
课程编号:131507013
学时:48
学分:20
适用对象: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完全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现代区域经济学尤其强调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有机融合的全新理念。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以及区域经济案例等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区域经济学这一新兴应用经济学科,使学生掌握,学会区域经济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实际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思想和能力。通过区域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区域观,掌握简单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掌握区
位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生产布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际分工协作发展,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等基础理论知识;二是学会运用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现
实问题的方法。
1
f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1基本内容: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一、研究对象及其内涵二、主要研究内容第三节建立新区域经济观一、新区域经济观的基本内涵二、拓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建立新区域经济观2教学基本要求:本章要使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主要研究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形成发展的过程。重点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新区域经济观教学难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新区域经济观4教学建议:
1基本内容第一节区位概念
一、经济区位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2
f二、区位单位三、区位因素四、区位决策第二节区域与经济区域一、区域二、经济区域第三节区域经济一、区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