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的一项重大贡献,作为一种言语交际的规则,它在传统的语言规则之外,为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找到规律也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包括四项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下面分别介绍这四项准则。数量准则。数量准则是针对交谈中说话的详尽程度,或者说言语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包含两方面的要求:使自己说话的详尽程度达到交际目的的要求,(1)也就是说信息量不能太少。(2)使自己说话的详尽程度不超过交谈目的的要求,也就是说信息量不能太多。
f例如:甲:你们什么时候放假?乙:我们22号放假。乙:我们23号还安排了球赛。按数量准则回答到“22号放假”就可以了,后边的信息就属于超量信息。质量准则。质量准则针对交谈中说话的真实程度。要求不说假话,不说没有根据的话。这里所指的真实、有根据都是就说话人来说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不能故意撒谎或信口开河。有两个方面的要求:(1)不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2)不说自己认为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例如:啊!地狱?地狱?论理,也该“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也许有吧。那么,也就有地狱了?有。然而也未必有,谁来管这等事。这个例子中的“我”对祥林嫂所说的话,是没有足够根据的。关联准则。关联准则是针对交谈中话语是否切题来说的。它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说话要贴切,不说与话题无关的话,不答非所问。例如:爸爸:儿子这次考试在班上排第几名?儿子:老爸我明天要去博物馆参观。方式准则。方式准则是针对交谈中话语的表达方式。它要求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要含含糊糊,不罗里罗嗦。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1)避免晦涩的词语,(2)避免歧义,(3)说话要简明扼要,(4)说话要有条理。二、礼貌原则合作原则提出后,英国语言学家利奇等学者发现人们在交谈过程中并不总是遵守合作原则的,有时会拐弯抹角,有时则声东击西。利奇认为人们这样说话的原因是出于对对方的礼貌,据此提出了“礼貌原则”礼貌原则分为六个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归纳起来共有三个方面,即少损人利己,少贬人扬己,多赞同他人。少损人利己的准则。它要求说话人在提出要求或做出承诺的时候,不因为自己的利益而过多的损害别人。少贬人扬己的准则。它要求说话人在说明情况和表明态度的时候,不要贬低对方,也不要炫耀自己。多赞同他人的准则。它要求说话人在交谈中尽可能表现自己与对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