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种行为的参与者可以是双边的,也可以是多边的,所使用的语言就是人们口头上使用的语言,或者称为言语。无论是那种交际模式都离不开交际的主体,即说话人,任何口语交际都是以言语形式(话语)为载体来进行的,没有话语作为载体,交际客体也就无法进行理解和反馈,任何一种交际总是人们在一个特定的某时、某地、某情某景之中,跟某人为了某事而进行的活动,这包括说话双方的前言后语和交际时间、地点、场合以及参与说话者的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等,这就构成了说话环境,即交际环境。交际主体、话语、语境就是口语交际的三要素。在教学中教师是交际的主体,学生是交际对象,其话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交际效果,或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同样道理,在日常交际中,话语水平的高低,同样影响交际效果。
案例一:餐厅:啤酒杯里发现了苍蝇。不同的客人对服务员说:“请换一杯啤酒来”!“你们就是这样做生意的吗?”“你们应该赔偿我的损失!”“以后请把啤酒和苍蝇分开来放,可由喜欢苍蝇的客人自己把苍蝇放在啤酒杯里,你们觉得如何?”评析:地点一样,事情一样,说话对象一样,所使用的都是普通话,组织的句子、表达的意思都是正确的,但是服务员的感觉不同。因为虽都是运用同一种语言,但每人所说时对这种语言的排列组合不一样,其效果就不同。案例二:
f1,2,3,
今天是星期天。(妻子对正在床上的丈夫说)今天是星期天。(丈夫对正在发怒的妻子说)今天是星期天。(准备打扫卫生的夫妻说)
评析:1、妻子对床上的丈夫说这句话,表示妻子今天想去商场,希望老公陪着去。2、丈夫对发怒的妻子说这句话,表示你不要生气,星期天我可以睡个懒觉。3、夫妻两个说这句话,表示两个人早就商量好了,要打扫卫生,只是没有时间,今天恰好是个机会。如果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今天是星期天。”只是一个合符语法组合规律的句子,没有特别的意义,但是,当每个人说出后,其传递的信息和情感就不同了。从中可以看出,相同的话语,语境不同,情感不同,也同样影响交际效果。
第二节
一般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
交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来的,他认为在所有的交际活动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在此基础上,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又提出了礼貌原则,后来又补充了角色原则和诚信原则。一、合作原则合作原则的提出是对言语交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