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课前预习课文,初步掌握生字词。二、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课题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三、教材分析《燕子专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五册第七组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当地气温骤降,饥寒交迫的燕子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它们送到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很感人,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教学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和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本课的教学设计基于以下教育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我从“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为什么还要用专列送呢?”这个问题入手,设疑、解疑,重点研究救助燕子的多个层面,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实践,在与文本的多次接触中感受政府、人们对燕子所表现出来的博大爱心,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五、教学过程入新课,初步了解课文。一、导入新课,初步了解课文。播放歌曲《小燕子》。【百度视频】歌曲《小燕子》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wRUmgGsMyw提问:通过听歌曲,你知道了什么?
f引导学生用第一课学生学过的课文《燕子》中的句子回答:“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还有剪刀似的尾巴,……。复习前面所学过的燕子的知识。同时打开一些有关燕子的图片【百度图片】燕子httpwe
we
sosocomp20100611201006112332491249881354jpg引导学生回答燕子是候鸟,在寒冷的冬天要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而在温暖的春天又要回到北方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