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人员移至通风良好处或对伤者进行救护,等待医护人员到来。
③采取切断煤气源、切断各类电源、清除一切明火或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火灾的初期扑救等相应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④通知作业区清查所属当班人员,做到不漏一人。
⑤动力厂煤气救护人员检查泄漏点或消防人员扑救现场火灾。
⑥各级人员按职责划分,进行准备工作,确保救援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5事故应急救援的保证措施
①参与救援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服从统一指挥。
②发生煤气中毒、爆炸事故,下风口处禁止有人,要立即切断煤气来源,迅速将残余煤气处理干净,参与救护人员必须戴好防护呼吸器及煤气测试仪。
③煤气泄漏发生火灾时,管径Φ100mm以下的管道着火,可直接关闭阀门灭火;管径Φ100mm以上的管道着火,可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蒸汽灭火,但其压力不得低于100pa,不得突然关闭阀门或水封,更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回火爆炸。
④空气呼吸器、煤气测试仪等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要设专人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保管,保证完好能随取随用。
f⑤岗位配备必要的电话、对讲等通讯工具,并保证指挥、通讯系统正常运转。26事故后的恢复程序①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成员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展开救援,如事故扩大,应请求支援。②生产科、设备科、技术科、安全保卫科等职能部门应立即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特、重大事故积极配合上级部对事故进行调查。③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生产科及调度室组织事发作业区及维检站,按抢修指令,迅速进行设备抢修,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④当设备抢修结束,确认事故得到控制,确定现场无煤气泄露源存在,且无任何危险因素时,由调度室统一指挥恢复生产。27疏散图根据现场风向,选择相应的疏散路线:28应急设备、设施①加热炉岗位、周边岗位及煤气管道上设置固定式CO报警器。②每个岗位设置便携式CO报警器一台,每班轮流使用,负责人为当班班长。③危险岗位和重点部位设置2具以上的灭火器具。④动力作业区配备6台以上空气呼吸器。⑤各岗位设置厂内联系电话和个人联系电话。维检作业区配备4台以上便携式CO报警器及4台以上空气呼吸器。3、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f31事故类型和危害分析在钢坯轧制过程中使用传动、移动设备时或由于操作失控及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存在着机械伤害等事故的潜在危险,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应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