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产品需要安排多少人员作业才能如期交货产出工时产出工时1000×20÷6033333H需求工时需求工时33333÷6055555H需求人数需求人数55555÷2×102783约等于28人13什么是设备稼动率131设备稼动率的计算公式设备稼动率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一次良品率时间稼动率实际开机时间÷计划开机时间性能稼动率实际产量÷标准产量一次良品率实际良品数÷实际产量计划开机时间一般设定为每天24小时每小时标准产能3600÷设备加工周期秒132设备稼动率的计算案例某大型设备计划开机时间24小时每天实际开机时间为21小时设备加工周期为10秒1模8穴某日实际产量为60000个其中不良品520个试计算该设备在这一天的设备稼动率时间稼动率21H÷24H875标准产能21×3600÷10×860480PCS性能稼动率60000÷60480992一次良品率60000520÷60000991设备稼动率875×992×9918601133设备需求的计算依据1设备产出工时产出数量×设备加工周期时间PCS2需求工时设备产出工时÷设备稼动率3需求设备需求工时÷出货期限×工作时间4出货期限24小时之后1天之后5工作时间22小时每天6设备稼动率现状70134设备需求的计算案例某生产部门A款产品计划生产数量为50000PCS该设备的加工周期为10秒每个客户要求1天后交货假设设备每天开机22小时设备稼动率70该产品要安排多少台设备作业才能如期交货产出工时产出工时50000×10÷360013889H需求工时需求工时13889÷701984H需求设备需求设备1984÷1×22901约等于10台135设备稼动率与生产效率的运用对比序号对比项目生产效率设备稼动率1设备性能手动半自动全自动
f2设备投资较小较大3人机对话人占主动设备占主动4成本结构人工成本高设备折旧费用高5能源消耗水电气油消耗小水电气油消耗大有针对性的选择绩效指标才能抓住改善的重点21瓶颈突破与动作改善”点”的改善221生产效率提升的四种途径1瓶颈突破与动作改善”点”的改善基于员工层面的改善2生产线平衡的改善”线”的改善基于班组长层面的改善3异常工时的降低”面”的改善基于主任层面的改善4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体”的改善基于厂长层面的改善212生产效率提升的十四种应用工具IE七大手法新IE七大手法1防错法1动作分析2动改法2工程分析3人机法3稼动分析4流程法4生产线平衡分析5双手法5搬运工程分析6五五法6动作经济原则7抽查法7工厂布局改善213生产部门最大的浪费动作的浪费某厂有直接作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