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上级主管核准确认独立部门单独确认独立产线单独确认独立工站确认1111建立标准工时系统的三个关键步骤1工序分解工厂部门车间产线工序设备2区分影响工时的关键要素工序设备动作行程动素参数3制订现实有效的测算计划1112标准工时测算的三个关键安排1下个月要排产的产品优先测算本月2常做的产品紧随测算下月3剩下的产品最后测算第三个月合理安排资源缩短标准工时测试的周期1113标准工时修订的五个时机1产品上线的第一个月2产品上线后第三个月三个月之后3产品上线后第九个月半年之后4产品上线后第二十一个月一年之后5设备工艺材料治具发生变化时
f标准工时不是随意乱改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1114标准工时审核发行的四个步骤1标准工时测试记录表IE制作班组长会签2工序别标准工时总表IE课长制造课长会签3产品别标准工时总表工程经理生产经理会签4产品别标准工时总表经文控统一发行不要等到标准工时出现分歧时才来抱怨其它部门标准只有被共同才能被广泛的被使用12什么是生产效率121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生产效率产出工时÷直接人员出勤工时产出工时产出数量×标准工时每PCS工作效率产出工时÷直接间接人员出勤工时抓住投入与产出四个环节统一分子分母的计量单位研究生产效率与工作效率的落差找出改善的方向122生产效率的计算案例某生产部门A款产品某日生产数量为1000PCS该产品的标准工时为20分钟每个直接作业人员50人干部2名物料员1名当天上班10小时请计算该日该款产品的生产效率生产效率1000×20÷50×10×606667工作效率1000×20÷【5021×10×60】6289123生产线平衡改善的案例工序123456789101112总计标准工时151834排线人数112平衡工时15183460142642161745412311360142642161745161711161732021320
平衡率总标准工时÷排线人数×瓶颈工时损失率1平衡率每线每小时产能3600÷瓶颈工时每人每小时产能3600÷瓶颈工时÷排线人数124生产线人员需求的计算依据计算条件1产出工时产出数量×标准工时PCS2需求工时产出工时÷生产效率3需求人数需求工时÷出货期限×工作时间4出货期限48小时之后2天之后5工作时间10小时每天6生产效率现状60如何计算生产线需求人数是管理人员的基本功
f125生产线人员需求的计算案例案例某生产部门A款产品计划生产数量为1000PCS该产品的标准工时为20分钟每个客户要求2天后交货假设每天上班10小时生产效率6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