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对日作战有了两个主战场,即中国战场和包括东南亚战区在内的太平洋战场。12月11日,德、意也对美宣战。至此,全世界约45的人口卷入了这场空前的大搏斗,战争的范围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r
r
四、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r
r
1、过程r
r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r
r
(1)《租借法案》r
r
欧战爆发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日益扩大,尤其是法国沦亡,使美国认定德国是最危险的对手,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以70亿美元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各种援助。接着,美英两国军方秘密制定首先打败德国,然后解决日本的“先欧后亚”联合作战方针。美国实际上已同英国结成同盟。r
r
(2)《大西洋宪章》r
r
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7月苏英签订关于在对德作战中共同行动的协定。美国也决定对苏联进行军事、经济援助。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北大西洋纽芬兰附近的一艘军舰上会谈后,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宣称两国不承认法西斯国家通过侵略所造成的领土变更,表示了反对纳粹暴政的决心。苏联也发表声明支持。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装备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这是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采取的联合行动,表明三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内的逐渐联合。r
r
(3)《联合国家宜言》r
r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宜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经过战争的洗礼,终于形成。r
r
2、意义r
r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并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r
r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r
r
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反法西斯一方的转移。r
r
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r
r
r
r
第三节战争的根本转折r
r
一、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战役r
r
1、斯大林格勒会战r
r
(1)背景r
r
莫斯科战役以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军无力再对苏联发动全面攻势。希特勒决定集中力量进攻南线,企图占领苏联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的粮食、石油产区,进而包抄莫斯科。r
r
(2)经过r
r
1942年夏,德军集中150多万兵力和大批飞机、坦克,南北夹击,向斯大林格勒发动了猛烈进攻。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