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俄国十月革命与欧洲革命风暴
教学目标1、理解战时共产主义实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2、了解了解掌握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3、掌握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政治经济及外交措施。4、了解德国革命和匈牙利革命的经过。5、掌握德国革命和匈牙利革命的性质和特点。重难点: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和胜利的原因;德国革命的性质和匈牙利革命的特点。难点:俄国的落后性正是俄国首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的原因和评价;匈牙利革命的特点。
本章内容提要: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影响下的欧洲革命风暴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它既是大战的直接结果,又是加速大战结束的重要因素,印证了列宁关于“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论断,揭示了革命与战争的历程及其辩证关系。俄国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焦点,俄国帝国主义的落后性是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内因。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封建统治,“十月革命”则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震荡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1918192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革命高潮,革命运动摧毁了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也随之瓦解,在中、东欧建立起一系列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战胜国的英、法、意、美、日,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和群众性的革命斗争,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普遍建立,在此基础上,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
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1、客观条件
俄国帝国主义的特点及影响: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和最易发生革命的地方。
军事封建色彩浓厚的帝国主义,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落后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帝国主义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特别突出,如沙皇专制制度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俄国败多胜少,加剧了俄国的社会阶级矛盾;人民在战争中掌握了武器;其他帝国主义陷于战争无力它顾,为俄国革命造成有利时机。
2、主观条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f俄国无产阶级具有强烈的革命精神和光荣革命传统、经验(1905年革命);工农联盟;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1)俄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集中程度高,大多数工人集中在几个大城市的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