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月,德、意、日通过《反共产国际协定》,标志三国轴心正式形成。为了加快对外扩张侵略的战争步伐,三国需要把政治同盟发展为军事同盟。r
r
随着德国在西线得手,日本认为夺取英、法、荷等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的时机已成熟,急于南进。德国也需要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动攻势,牵制英美力量。意大利则企图依仗德日的实力和影响,称霸地中海和非洲,重振罗马帝国昔日雄风。r
r
1940年9月27日,三国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日本承认德、意在建立欧洲“新秩序”中的领导权,德、意则承认日本在建立东亚“新秩序”中的领导权。r
r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标志德意日三国正式结成军事同盟。r
r
2、德国入侵巴尔干与北非r
r
(1)入侵巴尔干r
r
希特勒又把矛头指向巴尔干地区。其目的:一是夺取扩大战争所需要的资源、粮食等战略物资,特别是罗马尼亚的石油;二是占领巴尔干地区就可以控制东地中海,影响中东,腰斩大英帝国;三是取得从南翼包围苏联的前进基地。r
r
在纳粹德国的威逼利诱下,1940年11月匈、罗、保三国加入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r
r
10月意大利趁机入侵希腊,却遭到希腊军民迎头痛击,墨索里尼不得不向希特勒低头求援,1941年6月希腊沦亡,政府流亡英国。r
r
(2)入侵北非r
r
当英国困守本土,面临入侵之际,墨索里尼认为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机会已到,于1940年79月从东非的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和北非的利比亚向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和埃及进攻。最初,意军进展顺利。到年底,英军集中兵力在东非展开反击,意军就接连败北。1941年4月意大利在东非的势力被肃清。北非意军也屡遭失败。r
r
希特勒为了维持轴心国影响并保持北非这块战略要地,1941年2月,派隆美尔先率领两个师的“非洲军”去利比亚,统一指挥北非的德意军队。3月31日,隆美尔发起攻势,逼近埃及边境,只用两周时间就使英军两个月的战果丧失殆尽。由于希特勒忙于准备进攻苏联,不能对“非洲军”及时增援补充,北非战线就在利、埃边界附近形成拉锯局面。r
r
第二节战争的扩大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r
r
一、德国发动侵苏战争r
r
1、过程r
r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以550万人、4000多辆坦克和近5000架飞机的强大兵力,分三路进攻苏联,分别指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基辅等地。德军进展顺利,到l1月,占领了苏联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有苏联约40%的人口和大部分工业区。苏联还损失了大量军队和大批武器装备。r
r
2、影响r
r
1941年6月,德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