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员会对教师开设的校本课程审定、取舍的依据,也是教师实施校本课程的指南。一般项目包括:主讲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授课时间、授课对象等;
具体内容包括:
(1)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要求写46点;必须全面、适当、清晰;涉及目标的三大领域与学业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排序;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
《课程介绍》是供学生选择课程的参考依据,因此,内容应鲜明、形象、富有朝气,以简明而生动的文字使学生快速了解该门课程的大体情况。
课程建设委员会经过严密的评估论证(评估时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学部资源的提供情况、教师的分工配置等问题研究论证),确定本学年所要实施的课程内容。
5.制定详尽的《初中部特色课程建设与开发实施方案》,组织申报校级课题,接受学校教育科研委员会的课题指导和管理。
6.进行宣传招募:通过宣传,使参与校本课程的师生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思想,如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为什么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如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等。理清人们思想的困惑,以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实现“草根式”课程改革。另一方面通过宣传,让学生了解本学期要开设哪些校本课程,了解自己要选择什么样的课程等。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共同努力下,在自主选择校本的原则下,对各个校本的参与者进行分配。
六、课程编制的操作程序
课程编制即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它包括确定课程理念、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前两项可归纳为课程设计。
1.核心理念:各学科依据自身学科的特点,由学科带头人负责,通过充分论证,确定本学科的核心理念,如学科特征、目标、范围领域、性质等方面明确其课程建设的理念,用理念指导引领行为。
f2.目标设立:课程设计阶段,包括对国家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审定的教材进行微观化和具体化的处理;制定具体的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建设的总目标、分阶段目标、分学段目标以及每个小课题的目标。
3.课程内容:选择教材,挑选教学参考资料,识别学校及周围社会所具有的课程资源;确定每一教学单元的范围,组织内容,拟定计划,试验新计划,协调各门课程内容。
4.课程实施:课程实施阶段,包括班级这一层次的组织教学活动,把教学设计付诸实际;记录教学过程等。
5.课程评价阶段,包括确定总体目标是否合适,课程计划是否可行,对讲述的材料、信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