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堂上的不时之需。尽管我不反对教师适当积累一些此类语言,但课堂是鲜活的,区区几十句笼统的“精华”语言岂可完全评价学生的表现。要改变以上现象,我认为教师要明确以下两点:(一)评价语应简洁、准确,让学生听得明白。评价语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行文要简洁,不模糊,对于要强调的地方要讲得明白,让学生听得清楚。除了语言的简洁,准确性是评价语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评价语就没有了生命力,无论你说如何生动,如何有吸引力,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教师评价语的准确性显得犹为重要,既不能一味的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的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如:“讲得不错,如果声音再响一些会更好”“说得真棒,但如果在评价同学小组合作结果时,不仅能够看结果,还能考虑到他们组的任务难度,那么,你们的评价将会更客观,思考会更全面。”这样的评价语针对性强,能提醒学生,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回答与思维的质量。(二)评价语应生动、幽默,让课堂形成亮点。在准确、生动的基础上,教师的评价语就应该追求生动、幽默、灵活、丰富,才能使学生如坐春风,课堂内
2
f生机勃勃。问题二:评价目标随意表现:即评价缺乏针对性,使学生鲜有收获传统的综合实践教师常对学生说,“你必须努力学习了”、“你的想法很好”、“你做的真棒”。以此来表示对学生表现的赞同或者不赞同。但是,这种评价反馈对于长时间的课堂教学来说,其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事实上,这种评价反馈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培养。无关痛痒的随意性评价就像蜻蜓点水,在学生的头脑中很难烙下较深的印记。这就需要我们评价一定要有深度,要到位,要有针对性。。对策:评价要“到位”“得法”(一)评价要“到位”:教育学家布莱克威廉提出,有益的教师反馈应该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当一个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时,教师给予学生丰富的反馈就告诉学生: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为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为什么是错误的,他们的实力所在,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开发他们的潜力。有效的教师反馈应该运用建构性的语言给学生以明确、清晰的建议。而这种建议一次只能集中于对学生一个学习点的改进上。研究者还提出,教师可以画出一张大图片,标出每个学生现在所处的位置,以及他们努力想达到的位置和教师期望他们达到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