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本大纲只规定知识通论的内容,不列选文的具体篇目。
绪
论
《古代汉语》是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普通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教学要求:教学要求:讲解古代汉语的性质,提出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介绍基本的学习方法。一、古代汉语的基本性质:1.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2.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形式:(1)文言文。(2)古白话文。3.文言是在先秦语言的基础所形成的书面语。它在发展中日益与口语相脱离,并不断从历代口语中吸取营养,与时俱新。4.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二、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以继承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2.提高运用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三、古代汉语课的学习方法:学习古代汉语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原则。
文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字
f认识汉字的性质和构造,了解分析形体对掌握词义的意义,掌握古今字的特点,熟悉汉字通假的两种情况。
汉字的形体构造
一、汉字的表意性质:汉字具有“因形示义”的特点。二、传统的“六书”说:1.“六书”的由来与次第。2.许慎对“六书”说的发展。3.“六书”说的贡献与局限。三、汉字的形体构造与古代词义:(一)不带标音成分的纯表意字1.象形字构造与词义;2.指事字构造与词义;3.会意字构造与词义;(二)带标音成分的形声字1.形符与声符的位置。2.形符与词义的判断。(1)形符具有标示义类的作用。(2)形符具有判断词义的作用。
汉字的通假汉字的通假
f一、通假是指在古汉语的书面语里,把已有的字作为音节符号,记录与之音同或音近的方法。1.先秦古籍通假现象较为普遍。2.秦汉以后汉字通假逐渐减少。二、汉字通假的两种情况:1.本无其字的通假;
2.本有其字的通假。三、汉字通假的条件:1.必须是音同或音近。2.音同或音近是以上古音为标准的。四、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与关联。
词
汇
教学要求:了解古今词汇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能分辨古今词义的差异,尤其是同中有异;把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的古义和今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一、汉语词汇的新陈代谢,形成了古今词汇。词汇的发展,不但是数量的增减,也表现为词义的发展演变,从而形成了古今词义。二、古今词义异同的一般情况。(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1.这类词多属基本词汇。2.基本相同不是绝对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