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数学教师必须研究新的学习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用素质教育的目光审视我校的数学课堂教学,发现教师满堂灌,学生听,学生参与少,学习呈现应付状态,导致学生厌学,两极分化严重,教学质量不高。学生需要一个充满灵气的活动空间,需要主动探索与交流的平台。因此,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研究势在必行,急不可待。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9年7月)
1在初一年级4个班、初二年级个6班通过实践论证这一课题在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可行性。
2通过网络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观看相关课堂实录,将优点及时用运到具体的课堂实践中。
3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准备。
(二)研究阶段(2009年9月2010年7月)
在教学中加以组织实施,初一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期间,要坚持写课后小记或个案分析,组织阶段性小结,不断地检查教学效果,并加以完善。探索出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形成新的数学教学模式。
(三)课题的总结阶段(2010年9月2011年7月)
在资料原始积累和每一个阶段性总结的基础上,汇总分析研究过程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和专题论文。
课题启动后,课题小组成员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中,按实验方案、实验计划井然有序地进行,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过程经历学习讨论实践改进验证确定总结七个环节,课题小组成员采用自然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测量法、统计法等进行综合研究,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研究课堂数学教学设计,形成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
f施。从而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质量的提高、师生的共同发展。课题研究很顺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
观念的转变比技能的进步更重要。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搞好课题研究的前提。在实验过程中采取自学、外出学习、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派课题组成员先后到省、市、区参加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培训学习,看光碟展播,请区教研室专家亲临指导。阅读《数学课程标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