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此处以W0表示。二是升职,为高能力员工安排难度较高的岗位,假设收入为W3。
第二阶段,员工也有2种策略,一是继续留在企业工作,二是跳槽,假设员工跳槽是为了获取与企业所安排不同的岗位,而企业需要为该岗位重新招聘和培训员工。
通过分析可知,员工和企业共存在4种行动策略组合,包括企业不愿为员工升职,员工跳槽;企业不愿为员工升职,员工不跳槽;企业为员工升职,员工跳槽;企业为员工升职,员工不跳槽。构建员工和企业完美动态信息博弈模型(如图2所示)。
其中,C0和C3分别为员工不升职和升职后在工作中付出的成本,如时间、精力等;B0和B3分别为员工不升职和升职后为企业创造的效益;H0和H3分别为员工为寻求原职位和较高职位的跳槽成本;P0和P3分别为企业为原职位和较高职位招聘和培训新员工的成本;存在C0H0,P3P0。
为便于分析,仍将H0、H3、P0和P3等自然选择的因素做为判断条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见表2。
2结论与建议
根据企业和员工双方在各阶段博弈情况的分析可知,企业的招聘培训成本P和员工的跳槽成本H是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重要外部因素。简单来说,当企业的招聘培训成本P较高时,企业倾向于为员工加薪或升职以挽留员工。员工的跳槽成本H较高时,员工则不会轻易选择跳槽。而员工为企业创造的效益B、工资收入W、投入的成本C则是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内部因素。
现实中,员工为企业创造的收益B、企业的招聘培训成本P和员工的跳槽成本H很难准确计算,员工效用函数的不同也决定了其工作中所付出的成本因人而异。此外,企业工资政策的灵活性、不同行业的工作性质、工会在企业中的话语权、外部政策环境和经济周期等因素均会对双方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企业与员工的博弈并不是简单的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不过,以上博弈模型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员工的能力信息虽然在招聘时并不完全透明,但通过设计有效的招聘题目还是能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企业在招聘时不能过于死板,要考虑应聘员工与岗位性质的匹配程度,运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用不同的招聘策略。如果企业一味地寄希望于招聘综合能力较强的员工,而不考虑实际可安排的岗位,则很难留住人才。
(2)企业通过限制员工工资增长并不能从根本上节约开支,因为这容易使员工流向那些收入更高的企业,而原企业则会付出额外的招聘成本和培训成本,还要承担因为员工队伍不够稳定而造成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波动,以及在企业声誉方面造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