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放贷款。同时,信息的不对称也使广大的中小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进行融资比较困难。(二)外部效应的存在外部效应即某个厂商的行为或活动影响了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如果一个人或厂商的行为活动使得其他人或厂商因此而受益,可以称为正的外部效应;反之,则是负的外部效应。无论是正的外部效应,还是负的外部效应,它们都使产品生产的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产生差异。如果不能予以纠正,其结果都将是资源配置的失效,也就是说具有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过少.不可能实现具有效率的均衡。具体到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实力弱、制度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差、资信等级低、易受经营环境影响,导致信贷成本高、风险大。对于某银行来说,对中小企业贷款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显然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即存在正的外部效应。但是,由于银行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以及收益与风险的不匹配,使其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目前,银行虽可以适当浮动利率,但仍不足以抵偿贷款的风险与成本。因此,当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信贷所获得的风险溢价不足以抵偿其所承担的风险与成本时,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只能部分地被解决,即在所有的中小企业贷款申请中,一部分得到贷款,一部分的贷款被“无情”地拒绝。相反,银行对于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大中型企业贷款则趋之若鹜。(三)银行垄断的存在市场的真谛在于充分竞争,不充分竞争容易产生垄断。当市场中存在非自然垄断时,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均不支持资源有效配置的顺利实现。也就是说,垄断者可以通过控制产品供给量、抬高价格等方式操纵市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我国目前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是商业银行数量少、市场准入条件高的寡头结盟市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近70%的存款资源和65%左右的贷款份额,在商业金融体系中占据绝对垄断地位。这样一种高度非自然垄断市场,不仅从总量上限制了信贷供给,而且从方向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即使四大银行都陆续的制度改革,股票卖的漫天飞花,其垄断地位短期内是改变不了的,也很难使国有商业银行真正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据统计,2005年中小企业新增贷款主要是由股份制投资公司和城市商业银行完成的。可见,在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竞争极不充分的条件下,大型银行仍然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小企业身上。
8
f太原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