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课教学相关内容如环境保护问题上,以废物利用为专题,开展变废为宝作品成果展示;根据概论课相关内容可开展实践教学,以小组成员制作PPT的形式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通过简短的文字和漂亮的图片展示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家乡特色;也可针对大一新生开展实践教学的第一课素质拓展训练,以“勇往直前”或“风雨同舟”为主题,以提高心理素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树立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和大学生生活和毕业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探索全班提案的方式,集中讨论发言,集思广益。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改变以往呆板而枯燥的教学方式。
二、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到有的放矢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是因“网”而生、因“网”而兴、因“网”而增,对此,只有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利用新媒体,学习微课教学、慕课教学、翻转课堂等现代化信息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更好地融合,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除利用互联网等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教师还可以把社会上的热点话题、事件进行互联网改造,使其成为网络平台上的学习素材,通过“时时可得、处处可及”的网络情境空间,力求透过学生“眼球”直达其“心灵”。
不同的学校结合自身特色进行探索,发展各自学校文化,将学校文化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如建立文化长廊或文化馆、公共艺术共享空间等,在人文、心灵、生涯、健康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实现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天生乏味”,它试图通过“新教师”赋予“新课堂”向“新学生”传授“新内容”转变,而“新学生”承载着国家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思政课教师就是要从历史的角度、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角度,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坐标,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立足课堂,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建立高效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李忠军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四个统一”N光明日报,20140702
2陈娟,张楠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让思政课“活”起来N中国教育报,20131203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