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社会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矛盾暴露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的觉醒,标志工人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马恩实践:实践活动和理论探索空想社会主义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A圣西门主张实行实业制度,是“工
业社会最早的预言家”B傅立叶和欧文主张建立合作组织。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内容: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B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D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原则2、意义: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成为国际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C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巴黎公社第一个工人政权1、背景:外患:1870年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内忧:1871年资产阶级临时证妄图解除巴黎
人民组成的武装2、性质:新型工人政权3、措施:A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职人员工资不得
超过熟练工人,人民可监督罢免B维护劳动者利益C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4、意义: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首创精神,为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寡欲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背景:A物质基础:19世纪60年代,俄国自上而下改革,推进工业化B改革很不彻底,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0c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C直接原因:一战使俄国落后腐朽充分暴露,加深了人民群众的苦难d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二、过程1、二月革命:1917年初,彼得格勒工人起义,军队倒戈,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
王朝被推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该政府继续战争。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四月提纲:A列宁提出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B实行土地改革C
退出战争3、七月事件:确立武装起义方针
4、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领导起义,推翻临时政府。性质:社会主义革命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
过《和平法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