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课标要求1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概述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3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历史条件1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2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2.诞生中共“一大”1时间:1921年7月。2地点:先在上海法租界,后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3内容①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③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④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4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3.中共“二大”:将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深化拓展中共“一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之一是“推翻资产阶级”,这表明中共当时尚未充分认识中国国情。中共“二大”准确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修改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4.工人运动的发展1机构: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机构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2时间:1922年,中国工人运动出现第一次高潮。3教训: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胜利。二、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国共合作
f1背景①中共方面:1922年6月,明确提出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1923年,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②孙中山方面:接受中共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③共产国际方面:帮助。2合作实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3意义:在国共两党推动下,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蓬勃开展起来。2.国民革命1目标: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奉系军阀张作霖。2发展: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配合北伐战争。3失败: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易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