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低速离心通常以转子每分钟的转数表示,如4000rpm;而在高速离心时,特别是在超速离心时,往往用相对离心力来表示,如65000g。相对离心力是指颗粒所受的离心力与地心引力(重力)之比。即RCFFcFg112×105
2r×g式中RCF:相对离心力(g);
:转子每分钟转数(rpm);r:旋转半径cm;g:重力加速度,9806cms2由此可见,离心力的大小与转速的平方及与旋转半径成正比。在转速一定的条件下,颗粒离轴心越远,其所受的离心力越大。在离心过程中,随着颗粒在离心管中移动,其所受的离心力也随着变化。在实际工作中,离心力的数据是指其平均值。即是指在离心溶液中点出颗粒所受的离心力。2.离心时间离心时间的概念,依据离心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差速离心来说,是指某种颗粒完全沉降到离心管底的时间。对等密度梯度离心而言,离心时间是指颗粒完全到达等密度点的平衡时间;而密度梯度离心的时间则是指形成界限分明的区带的时间。密度梯度离心和等密度梯度离心所需的区带形成时间或平衡时间,影响因素很复杂,可通过实验来确定。差速离心所需的沉降时间可通过计算求得。颗粒的沉降时间是指颗粒从离心样品液面完全沉降到离心管底所需的时间,又称澄清时间。沉降时间决定于颗粒沉降速度和沉降距离。对于已知沉降系数的颗粒,其沉降时间可由下列公式计算:式中t:沉降时间(s);S:颗粒的沉降系数(1x1013S);ω:转子角速度(rads);r1r2:分别为旋转轴中心到样品液液面和离心管底的距离(cm)。上式中括号部分对特定转子而言唯一常数,称转子效率因子或K值。即转子的效率因子K与转子的半径和转速有关。对于具有某一沉降系数S的颗粒而言,K值越小,其沉降时间越短,转子的使用效率就越高。对于不知其沉降系数的球形颗粒,可按下是估算其沉降时间:
f式中T:沉降时间(s);μ:介质溶液的黏度(g(cms));ρ,ρ0:分别为颗粒和介质溶液密度(gcm3);d:颗粒平均直径(cm);r1r2:分别为旋转轴中心到离心管底和液面的距离(cm)。3.温度和pH值为了防止欲分离物质的凝集、变性和失活,除了在离心介质的选择方面加以注意外,还必须控制好温度及介质溶液的Ph值等离心条件。离心温度一般控制在4℃左右,对于某些热稳定性较好的酶等,离心也可在室温下进行。但在超速或高速离心时,转子高速旋转会发热从而引起温度升高。故必须采用冷冻系统,使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离心介质溶液的pH值应该是处于酶稳定性的pH范围内,必要时可采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