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人教新课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生字.(2)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铜钟、招呼、凤尾竹、孔雀舞、粗壮、蝴蝶”等词语。(3)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集、整理各民族的资料、了解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惯。(2)通过资源共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式,感受各个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情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同时激发学生
第1页
f的民族自豪感。三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四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五教具准备(1)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2)乐曲《爱我中华》和《月光下的凤尾竹》(3)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六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1.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a.播放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b.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3.检查读词卡a.指导读词语。b.开火车游戏。4.齐读课文
第2页
f5.同桌轮读6.交流汇报、评价(三)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一自然段a.问题1:你看到了哪些民族的小朋友?b.问题2:他们走进校园,是怎么做的呢?c.认识排比句和讲述排比句的读法。2.三自然段a.小组讨论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们上课时的情景和下课后的情景?b.小组汇报c.交流、评价a:问题一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b:问题二同桌合作,找找描写上课时窗外安静的句子相互读一读。c:如果你能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你想和他们一起玩什么呢?3.最后一自然段(课件出示情景图)假如,你就是民族小学的一员,在这样一所美丽、团结
第3页
f的学校读书,你会感觉怎么样呢?(交流、评价)(四)课堂小结
第4页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