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角度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全国III卷《精卫词》设置开放性答案,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张力。由于时代的变迁、语言的变化,对一些古诗的解读是可以多元的,为鼓励考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能够言之成理的答案都可视为正确。
f3以文化人:彰显文化优势,突出引领功能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将“以文化人”列为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文化道德修养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以古今优秀作品为载体,在落实“以文化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在这方面匠心独具,进行有益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
31萃取思想精华,以优秀的文化传统浸润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润泽后世,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化人之本。2018年全
国高考语文试题精心选材,萃取精华,通过历史人物的群体垂范、古代思想的现代映射、传统美德的当代传承,在考查语文能力的同时,实现对考生的精神浸润。
优秀历史人物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前贤先哲的垂范是感召后世的重要方式。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3套试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分别节选东汉王涣、魏晋鲁芝、北宋范纯礼3位历史人物的传记,集中赞美他们清忠履正、沉毅刚正、宽厚为政等高尚品质,同时也显示了陈宠知人善任、任峻勇于为政、羊祜谦逊推让等美德。此外,全国Ⅱ卷、全国Ⅲ卷“名篇名句默写”对《孟子鱼我所欲也》和诸葛亮《出师表》的考查,也触发考生联想中国历史上众多“不食嗟来之食”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仁人志士,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3套试卷立足考查范围,回应教材内容,或实或虚,或正面或侧面,为考生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古代
f优秀人物群像图,考生在答题时犹如对话前贤先哲,其熏陶感化可想而知。
古代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构和创新当代思想、文化的精神之源。全国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节选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材料从两个层面探讨从“诸子学”到“新子学”的发展,强调“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引导考生认识到传统思想的当代映射及其重要价值,寄意深远。另外,儒学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体部分,也是当代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资源。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除从正面考查《论语》《孟子》《荀子》等儒学经典的名句外,全国I卷的“名篇名句默写”还在相邻两题的题干之中将“李蟠的儒学素养”和“周瑜的儒将装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