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咖啡文化的奇幻世界
作者:陶短房来源:《世界博览》2018年第04期
这个让我赢了一杯免费咖啡的“知识点”在我那个年代的中学世界地理课本里就白纸黑字地写着,只是不怎么被考到,大约也就没什么人关注罢了。咖啡原产地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如今不时兴讲“黑非洲”,有政治不正确之嫌),但当地的咖啡文化并不发达,我在埃塞和刚果(金)这两个非洲咖啡生产大国,很少见到街头大众化的咖啡馆,而“接不接地气”则是咖啡文化是否浓郁的鲜明标志。
在我中国国内的家中至今存放着一罐原产地刚果(金)的咖啡豆,是我还在上大学时(1990年),借调去那里担任建筑公司翻译的中学法语老师回国后带给我的礼物,本来是两罐,但那种“古色古香”的铁皮罐头我实在懒得找开罐器去打开,等六七年后打开一罐,里面的咖啡豆已经“石化”,怎么煮都难以下咽,于是未曾打开的那一罐也就成了“收藏品”。
撒哈拉以南非洲工业较落后,就连技术含量不高的咖啡加工业也是如此,当地品牌的咖啡大抵就是这种最古老的罐装或散装咖啡豆,速溶咖啡且不多见,如今流行的那种精品烘焙咖啡则更是奢望。在大多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咖啡还是一种“高消费”,高档酒店、高档餐厅等是找到咖啡馆、咖啡座最容易的地方,但缺少非洲风情。比如在西非国家多哥,最出名的咖啡座在市中心“二月二”酒店大堂一角,可咖啡却带有很浓厚的北美风味大杯,奶、糖自己加。
非洲大陆其实有一些城市拥有令人羡慕、风格独特的咖啡文化,比如北非和西非交界处的摩洛哥城市卡萨布兰卡,比如突尼斯的非斯,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则莫过于曾号称“白色巴黎”的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
到阿尔及尔不去咖啡馆坐坐,实在太可惜了。这里闹市区的咖啡馆几乎都有近百年的历史,装饰、器皿大多保留了殖民时代的特色,精致的瓷奶壶、漂亮的白铜雕葡萄花糖罐,和带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托盘的瓷杯,加上店主一口比当地其他人纯正很多的法语,恍惚间会让你觉得真的到了巴黎。叫一杯掺奶的“大咖啡”,配上一碟同样法兰西口味的甜点,你便可一面听着邻座没完没了的高谈阔论,一面和当地人一,笃悠悠地消磨掉仿佛永远也消磨不完的时光。
不过这并非最纯正的阿尔及尔咖啡文化真正的咖啡文化在每条大街小巷。因为在阿尔及尔,几乎每条大街小巷都至少有一座咖啡馆。
“真正的”阿尔及尔街头咖啡馆装潢简单、门面狭窄,通常都有一个大玻璃橱窗。有的咖啡馆没有座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