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书事》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
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
花酿酒,春水煎茶。此首小令借感叹古今的兴亡盛衰表达自己看破世情、隐居山野的生活态度。全曲上片咏史,下片抒怀。开头两句,总写历来兴衰都如幻梦,自己早已参破世情,厌倦尘世。接下来三句,以孔林、吴宫与楚庙为例,说明往昔繁华,如今只剩下凄凉一片。下片转入对眼前山中生活的叙写,虽然这里仅有简陋的茅舍,但有诗书万卷。喝着自酿的松花酒,品着自煎的春水茶,悠闲宁静,诗酒自娱,自由自在。“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既概括了那种饱尝之苦,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7、总分和收绾
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开头两句扣“野望”,与中间两联是什么结构关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结构
第10页
2019627
f系?中间两联画面描写有何特点?【分析】首两句扣“野望”,展现的是远景,意
境开阔纯净;而颔联则是由远及近,颈联再由近及远仍然扣住“野望”,更细腻地营造开阔纯净的意境。因此这二联与首联是“总分”关系。颔、颈二联,有远近变化,有色彩,有亮度,清幽秀丽。
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徽》。这首诗写了几幅画面?几幅画面的核心是什么?【分析】诗中描绘了五幅画面:牛羊来下,野老眺孙,蚕儿上山结茧,农夫互道晚安。五幅画面中,有人物:野老、农夫;有景物:墟落、麦苗、桑叶、野鸡、蚕儿。虽显得散乱,但全诗最后两句却将五幅画面“收绾”住了《式微》是《诗经》中的一首,名句为“式微,式微,胡不归!”原来这五幅画面都扣住一个“归”字。结尾是“主题句”,表面上散乱的景物画面,全被主题句统一在对归隐闲适生活的羡情之中。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结构
第11页
2019627
f诗歌常见的结构方式还有很多:如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起承转合……这儿就不再赘述。
【经典例题】2005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这道题抓r